利害關係人溝通
台灣銘板與利害關係人深度溝通是企業永續經營的基礎,透由完善與有效的溝通能理解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。同時我們持續建立溝通管道,並回應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,於各項公司會議討論其影響層面。本公司希望能透由多元管道來取得利害關係人意見,並將規劃建置網站永續發展專區以提升溝通性。
鑒於利害關係人的鑑別與溝通為落實企業永續的基礎,台灣銘板採用AA1000 SES利害關係人議合標準(AA1000 Stakeholder Engagement Standards)之「依賴性、責任性、影響力、多元觀點、關注張力」五大原則進行鑑別,並參考GRI準則、其他同業列出公司可能之利害關係人,包括:
鑒於利害關係人的鑑別與溝通為落實企業永續的基礎,台灣銘板採用AA1000 SES利害關係人議合標準(AA1000 Stakeholder Engagement Standards)之「依賴性、責任性、影響力、多元觀點、關注張力」五大原則進行鑑別,並參考GRI準則、其他同業列出公司可能之利害關係人,包括:
股東、銀行機構、政府組織、員工、客戶、商業夥伴、供應商、社區/地方團體、非政府組織、社福組織、學術及產學合作單位等,再透過回顧2023-2024年與相關利害關係人互動之成果,經外部專家、公司內部成員討論後,確認為本公司2024年度之重要利害關係人。
透過會議討論,本公司與外部專家討論及參酌GRI準則鑑別結果,並由總經理決議利害關係人類別後,最終進董事會報告本次利害關係人鑑別結果。所得出五類利害關係人,分別為客戶、員工和其他工作者、股東/其他投資者、供應商/承攬商以及政府。
透過會議討論,本公司與外部專家討論及參酌GRI準則鑑別結果,並由總經理決議利害關係人類別後,最終進董事會報告本次利害關係人鑑別結果。所得出五類利害關係人,分別為客戶、員工和其他工作者、股東/其他投資者、供應商/承攬商以及政府。
利害關係人溝通管道與成效
客戶
員工和其他工作者
股東或其他投資者
供應商或承攬商
政府